新聞資訊
NEWS日前,由中國能建廣東院牽頭EPC總承包建設的棗菏高速公路交能融合(源網荷儲一體化)示范工程滕州1-3段、魚臺1-3段、成武1段全面并網發電。
該工程是全國首個全路域交能融合示范項目,由中國能建葛洲壩交投公司投資,廣東院參與了從前期選址規劃、技術路線制定,到項目EPC總承包建設的全過程。項目位于山東省日照(嵐山)至菏澤公路棗莊至菏澤段,全長約178公里,利用路側邊坡、匝道圈、服務區、收費站等公路基礎設施,實施全域新能源開發,構建交能融合系統,為基礎設施和運輸車輛持續提供綠色清潔能源,將綠色電力高效轉化為綠色運力。
項目共部署分布式光伏123.99兆瓦和配套儲能設施約15兆瓦/30兆瓦時。其中,金鄉段、微山段已分別于2023年、2024年并網發電;此次并網發電的滕州段、魚臺段、成武段,總裝機容量約38.33兆瓦,部署了7套并網型分布式光伏系統,預計年均發電量約4279萬千瓦時,等效節約標煤約12871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20927噸。
綜合考慮開發規模、負荷性質、光伏利用率等因素,滕州段還同步配置了由廣東院子公司廣東天匯儲能科技公司定制化提供的6.2兆瓦時儲能系統,通過整合分布式光伏和儲能資源,強化電力系統的調節功能,提升電網的穩定性和安全性,構建了“源-網-荷-儲”全鏈條互動體系。
針對該項目,廣東院自主研發了多場景能源智控系統——“和”系統,以數字技術完成了綠色能源與交通系統的智慧銜接。此次并網發電的滕州段、魚臺段、成武段,均第一時間接入“和”系統。該系統不僅能監控全路域光伏設備運行狀態,而且通過物理設施、能量流、信息流和智慧平臺的融合互通,可實現源網荷儲一體化調度、智慧能源綜合監控、車路能智慧運維管理等功能,提升沿線綠電靈活調度和就地消納能力,大幅降低高速公路碳排放和用能成本。